本词条缺少名片图,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,还能快速升级,赶紧来编辑吧!
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(人数以当地学额为参照)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,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。
- 中文名
- 小班化
- 意 义
- 简单减少学额
- 方 式
- 综合配套改革
- 性 质
- 教育形式
目录
小班化小班化的定义
编辑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,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、课堂教学环节、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。
小班化教育是国家、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教育不断发展,在一定经济支撑下的教育现代化进程。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、教育水平的风向标。
小班化小班班额的设定
编辑各国、各地关于小班的班额:
国别
| 美国
| 日本
| 法国
| 奥地利
| 意大利
| 西班牙
|
平均数
| 24
| 30.3
| 23
| 23
| 25
| 30
|
我国地区
| 台湾
| 上海
| 浙江
| 天津
| 北京西城
| 广东
|
控制数
| <30
| <30
| <35
| <35
| <30
| <32
|
小班化小班化教育的优势
编辑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,因为小班比较容易实施。另外就是班级管理应详细制订,给的知识可以相对多一点,细致一些。班化教学中,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。这样,在课堂上师生之间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,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。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。课堂教学中是否实现师生互动,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。
在互动中,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,达到自主、合作、探究性的学习,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提高学习质量,促进学生主动、健康的发展。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,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、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,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。小班化为课程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
小班化小班化教育实践的进程
编辑就目前国内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,上海,北京,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,其中北京学大个性发展中心,上海新王牌个性学习中心专业机构做的最为成功,这些尝试也为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。
中国小班化实践历史
1993年,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两所小学进行了缩小班额的课题实验,有江苏省教育厅等单位牵头组织
1996年开始,上海市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小班化教育。
2000年,江苏省锡南高级中学(现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)开始高中小班化教育实践,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。
2009年,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设小班近35个。
2010年,小班化教育追求进入国家、各省“十二五规划纲要”
7月,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教师王星的个人专著《高中小班化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。
词条标签: